外省资讯
2027年目标已定!解读武汉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重点任务
武汉的服务贸易将如何发展?企业和人才能从中有何获益? 最新发布的《武汉市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给出了明确答案。本文将提炼其中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核心目标、重点领域与支持政策,助您抢占发展先机。
武汉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深耕项目申报13载,我们为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的企业提供“前期规划→中期培育→后期申报”的全流程服务。我们不仅是材料专家,更是您的战略顾问,精准匹配政策红利,确保每一项关键认证成功落地。
为展现我们的专业广度,以下是我们精通的部分项目矩阵:
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绿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两化融合;
专项荣誉:首台套、老字号、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同步提供专业规划。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体系——让您专注核心业务,将专业的事交给我们。
武汉市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44号)、《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有关精神,推进全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服务业扩大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机遇,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实现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主体活跃、业态升级、效益提升,以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助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提供有力支撑。到2027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服务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武汉服务”特色品牌,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65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0%,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比提升至47%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
1.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提升负面清单管理能力。加强各项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事项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工作衔接,及时调整与负面清单不符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主动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用好RCEP中服务贸易开放承诺和相关规则。深入推进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标准化制定,推进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到2027年,在汉单位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累计超过220项。
2.发挥开放平台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外资企业在汉投资经营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稳定开放的政策环境。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在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完善跨境服务贸易监管、建立风险管理和监测预警机制等方面加强探索。深入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在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及联动创新发展区等平台先行先试,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每年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5项以上。
(二)促进服务贸易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3.便利专业人才跨境流动。落实国家各项出入境便利措施,为符合创业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停居留证件。完善外籍人才服务追踪机制,做好“五星卡”推广及便利化应用。为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随行家属入出境提供便利,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投资创业、工作、讲学、经贸交流入出境提供便利措施。对重点外商投资企业人员,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多次签证或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对金融、建筑设计、规划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允许经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后,按规定在本地提供专业服务。
4.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指导银行机构落实湖北省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深入推进贸易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聚焦服务贸易、对外承包工程等重点企业,加大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推介力度,推动商业银行引导企业签署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合同,为企业在承接境外工程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的工程时,设计境外人民币贷款、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等金融产品。积极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全面实施境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下放银行办理,提高外汇业务办理便利度。
5.促进技术成果交易运用。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合作,争取海外优质科研成果和高价值专利入汉转化。支持企业组建国际企业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全球优秀人才、优质科研平台、海外市场场景等开展跨国研发合作。加快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设立全国首家科技保险服务工作站,优化科技保险服务、提升创新质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审慎稳健推进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业务发展,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开发科技保险产品,提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融资和资金保障。
6.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健全数据出镜安全管理,指导企业办理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在保障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促进数据跨境有序流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通跨境经贸专用通道。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数据服务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壮大数据市场,争创国家数据产业集聚区。到2027年,数据流通交易规模达50亿元。
(三)推进服务贸易传统领域提质升级
7.增强国际运输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建设,加快构建高效通达全球主要货运枢纽和经济体的国际航空物流体系。到2027年,武汉天河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达到20条以上,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武汉都市圈货物出口航空自运率达到90%。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实施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打造全球供应链组织中心,推动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达到1500列。深入挖掘长江“黄金水道”航运潜能,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年增长3条以上,武汉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航运服务业规模年均增幅超25%。
8. 提高旅行服务国际竞争力。实施文旅产品焕新、城市服务质效提升等专项行动,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高水平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长江军事主题文化区,打造“一桥两山”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长江百里生态廊道,擦亮长江文化、知音文化、湿地花城、万里茶道等城市名片,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构建“江湖联动、城景一体、主客共享”国际都市旅游发展体系,实施武汉全球宣传推介计划,推动武汉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入境旅游门户枢纽。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做优“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到2027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占全省比重达50%。
9. 提升建筑服务对外能级。高质量建设“世界设计之都”,谋划出台新一轮设计之都建设纲要及政策。支持企业抱团“走出去”,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推动建立以铁路、水利、电力、化工、公路为优势的武汉设计海外联盟。提升境外基础设施及服务平台建设,打响“武汉建造”品牌。到2027年,保持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四)加速服务贸易新兴领域创新发展
10. 扩大优质服务进口。实施服务进口提升行动,有序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在符合外资准入规定前提下,积极引进教育、医疗、养老等专业服务。建设中部地区国际教育中心,办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支持在汉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打造“留学武汉”品牌。加快建设国际医疗创新高地,提高医疗康养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布局。到2027年,打造国际知名医院3家以上、国际一流专科5个以上。引进涉外文化演出、国际精品体育赛事、技能大赛等提升消费体验,打造“演艺名城”、“国际赛事名城”,每年举办高品质演出活动100场以上、国际体育赛事10项以上。
11. 鼓励优势服务出口。高质量建设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推动数字、文化、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语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完善技术贸易管理和促进体系,规范技术进出口管理,促进技术成果交易和运用,推动技术进出口年均增长10%。支持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突破性发展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电竞等产业。到2027年,创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30个以上。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深化中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国际化运营。到2027年,布局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30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15家以上。
12. 加快拓展数字服务贸易。全面深化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推动传统服务外包企业向“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助力服务外包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科技领域转型升级,全市服务外包规模年均增长10%以上。鼓励传统服贸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制造外包、云外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法务、数字物流、数字设计等新兴领域创新发展。到2027年,推动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年均增长10%,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比提高到47%以上。
13. 加快发展专业服务贸易。支持咨询、设计、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培养建设一批通晓国际商务规则、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做强会展服务水平,支持光博会、5G+工业互联网大会等知名品牌展会办出影响力和生产力。推动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布局东湖国际会议中心、武汉国际会议中心等中小型特色会展场馆群,每年举办各类展会节事活动1200场,国际性展会达80场次。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贸易,加快建设国家通信光器件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品质检中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平台。到2027年,全市检验检测机构达到800家以上,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检验检测机构占比达到30%以上。
14. 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支持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研发、保税检测、维修、文物及文化艺术品保税存储等业务。扩大优势制造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出口,引导优质制造企业逐步从产品制造商发展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通过服务出口和货物出口的有效结合提升综合附加值。到2027年,着力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打造6个产业集聚优势突出、融合生态不断优化的“两业融合”标杆产业集群。
15.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依托“中碳登”争创全国碳金融中心,搭建湖北绿色低碳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积极发展绿色技术贸易,加强绿色技术国际合作,鼓励国内急需的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节能降碳、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技术和服务进口,扩大绿色节能技术和服务出口。支持企业将绿色元素贯穿到建筑工程、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快培育服务贸易绿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五)拓展国际市场布局
16.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积极招引全球知名服务企业中国总部或地区总部、国际行业组织落户武汉,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汉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依托中俄、中比、中莫等境外经贸合作区,设立一批海外经贸合作处,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加强与国际友城、国际名城交流合作,发挥贸易促进机构、行业协会等作用,探索建立海外招商代表处和贸易促进中心。组织开展抱团出海行动,依托国内外重点展会,促进“武汉服务”品牌走出去。高质量举办汉交会、服博会等促进活动,加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
三、工作保障
17.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市分管负责同志领衔,市商务局统筹,市发改、科创、数据、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推进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督促指导各责任单位抓好政策落实、任务实施、项目建设等工作,及时解决服务贸易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与行业组织、智库机构合作,总结推广创新经验,开展政策宣讲和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
18. 落实要素支持。充分发挥各级外经贸发展资金引导作用,强化对服务贸易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对符合条件的跨境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适应服务贸易特点的出口信用保险等融资产品。加强与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对接,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服贸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引育高层次人才,扶持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实训基地。
19.强化统计监测。推进部门间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健全服务贸易统计监测体系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定期发布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提升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为服务贸易企业和机构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自2012年创立以来,卧涛始终立足安徽,深耕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持续为全国企业提供值得信赖的一站式服务。我们专注企业发展的核心需求,致力于通过专业服务助您赢得政策红利、筑牢发展根基。
【四大核心服务,助力企业全面发展】
政策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首台套等全流程申报服务,专业团队精准匹配政策,提升申报成功率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著全链条服务,构建企业核心技术壁垒
数字营销:抖音短视频推广、网站定制、SEO优化,提升企业线上获客能力
企业咨询:工商财税、股权设计、公司注册注销、可研报告等专业咨询服务
【选择卧涛,获得三重保障】
专业团队:十余年行业积淀,资深专家全程服务
全流程支持:从政策匹配到材料申报,全程贴心服务
成功验证:已助力众多企业获得资质荣誉与资金支持
选卧涛,更成功!我们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
立即联系15855157003获取免费咨询服务,让我们为您的成功保驾护航!